1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标呈现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标解读综合思维: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化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地理实践力: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交通的发展影响区域的发展,树立和谐的人地观知识点1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联系区域之间_________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1、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________保障原始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2、变化现代方式:____________、公路、水路、航空、_______________3、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结合以下生活实例,分析这些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案例1广州的一位特殊病患者急需输入一种特别血型的血,而该市血库中暂时没有,经联系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找到该血型的血。你认为此时宜选用最佳的运输工具是什么?案例2上海宝钢最近从淮南购买5000吨煤炭,需要从太原运到上海,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案例3学校超市购买一批学习用品,需要从济南市中区运往莱芜区,你认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什么?案例4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2案例5日本最近从中东购买10万吨原油,需要从中东运到日本,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4.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的一般选择方法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性质、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对点演练任务铁路公路海运河运航空管道从大同运2000吨煤到秦皇岛从南非运一批钻石到上海方式优点缺点适宜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产、金属、牲畜等工农业原料及产品。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益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输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它矿浆3从天津到上海运1万吨海盐从武汉运200吨大米到上海从密云水库运2吨活鱼到北京市将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输送到郑州5.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运输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伸方向。例如,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聚落多沿江河、湖泊、海港、海湾分布,形态多呈条带状。我国的重庆便是一座凭借水运兴起的城市。案例:依山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重庆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及其支流嘉陵江汇合处。重庆原是一座水运便捷的小城,2000多年前,长江干流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段的川江已通行木船。南宋时期,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主要经由长江水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货物集散中心。1890年重庆开埠后,长江三峡段开始通航轮船,重庆发展成为一座以商业为主的内河港口城市。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工厂经长江水路内迁,加上人才汇聚和战时军事工业的发展,重庆成为“大后方”最大的工业中心。此后,长江航道经多次疏浚,特别是三峡大坝竣工后,通航能力大大提高,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最大城市,带动了西南地区的发展。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合作探究一探究运输方式与城镇聚落发展4古代交通工具简单,交通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城镇居民生产与生活范围较小,城镇空间形态多呈带状、块状分布。在近代,随着运输方式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空间以及城镇规模扩大,居民可在较大的空间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