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状腺分左右两叶,由甲状腺峡部相连,位于第2和第3气管软骨环之间。2.血液中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90%为T4。3.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其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的代谢,维持体内钙和磷的平衡。4.20岁以内的年轻人的弥漫性甲状腺肿,可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以抑制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5.患者,女性,24岁,食欲好,体重明显下降且有心悸乏力。体检:脉搏每分钟110次,眼球突出,甲状腺对称性肿大,无杂音,该患者应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6.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手术前普萘洛尔准备中,每次20~60mg,6小时1次,4~7日后脉率可降至正常水平,可施行手术。7.甲亢患者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其原因可能是切口出血,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后返神经损伤,气管痉挛。8.甲状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是由于损伤了喉返神经。9.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是术后12~36小时内高热、脉快而弱、烦躁、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样腹泻。10.可以出现基础代谢率和T3、T4升高,摄碘率下降的分离现象的甲状腺疾病是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11.患者,女性,41岁,近半月来,耳后、枕部疼痛,检查:甲状腺较硬,触痛。周围未及淋巴结肿大。T3、T4升高,放射性碘摄取量降低,患者一周前有感冒病史。该患者应诊断为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12.在甲状腺肿瘤的病理类型中,乳头状腺癌的发生比例约60%,女性较多,生长速度慢,转移方式为颈部淋巴转移。13.患者,女性,45岁,发现甲状腺肿物1周。检查发现肿物质硬,同侧有淋巴结肿大。患者有腹泻、心悸、脸面潮红等症状。患者最大可能诊断为甲状腺滤泡状癌。14.在甲状腺癌(结节)的鉴别诊断中,B超检查可鉴别结节为囊性或实性及有无局部浸润。15.甲状腺为分化癌可采取放射治疗。16.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可采取同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加对侧腺体大部分切除术。17.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好发年龄为25~65岁,女多于男。18.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骨型临床表现为血钙超过3.0mmol/l,血磷降至0.65~0.97mmol/l,尿钙排出增加。19.在颈部损伤中,临床表现为猛烈出血,外口狭小时形成大血肿,动静脉同时损伤,导致动静脉瘘,可见于动脉损伤。20.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脓肿。21.在颈部肿块中。青春期由于感染和囊内容物潴留,常形成瘘管,贴舌骨,达盲孔,可见于甲状舌管囊肿。22.在颈部肿块中,常见于婴儿,位于颈侧方、胸锁乳突肌外侧、锁骨上方之皮下,柔软、波动感、透光肿物,界限不清、不能压缩、无疼痛,可见于颈部囊状淋巴管瘤。23.患者,女性,35岁,右侧乳头血性溢液,右侧乳晕区近乳头处可触及小肿物,约黄豆大小,伴压痛,质中,界限不清,压迫时见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最可能的诊断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4.急性乳腺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5.患者,女性,25岁,产后20d,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5℃,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高、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乳腺炎。26.患者,女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包块与周围分界不清,乳房间断性胀痛和乳房肿块,月经来潮前和月经来潮时乳房胀痛加重,则可能为乳腺囊性增生病。27.在乳腺癌的TNM分期中,T2是指癌瘤最大径>2cm,≤5cm。28.在乳腺癌的TNM分期中,N1是指癌瘤同侧腋窝可扪及淋巴结。29.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30.患者,女性,66岁,一周前发现右乳房有一硬结,直径约1.5cm,活动,无压痛。检查:两侧腋窝可触及直径0.5cm的淋巴结,表面光滑,活动。钼靶X线摄片发现右侧乳房有细小钙化点。该患者最可能患有乳腺癌。31.腹股沟管后壁主要由腹膜和腹横筋膜构成。32.Hesselbach三角外侧为腹壁下动脉。33.股环的内缘为腔隙韧带。34.股环的后缘为耻骨梳韧带。35.易复性疝腹压增加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可还纳。36.手术时发现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应诊断为腹股沟直疝。37.对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最好的手术方法是McVay法。38.腹股沟斜疝Bassini修补法,术后精索应在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39.若加强腹股沟前壁宜选择Ferguson修补术。40.股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