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官兵的心理状态,正确进行心理疏导根据上级领导安排,今天由我在这里和大家进行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交流。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让大家了解在心理疏导的工作如何把握官兵的心理状态,在今后的实践中能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好思想心理疏导工作有所帮助。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主演埃文和他的“神经病”父亲一样,患有间歇性失忆症。他经常做出一些奇异的举动,比如无缘无故地拿起刀,吓坏她的母亲。他的老师让他画出未来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画了一幅自己杀死两个人的血腥场面。这导致了他妈妈和老师的惊恐,他平生第一次看了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医生提供了一种方法给埃文的母亲来帮助埃文的记忆治疗,就是让他写日记。和埃文一起的玩伴有三个人(凯莉,汤米,兰尼),埃文都精心设计,但是都因为另外一个小事的突然出现而变得完全脱轨,向疯狂的方向去发展。“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指出。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是一种混沌现象。我们人往往也是这样,发生了一件不如意的小事,如果不能及时合理的化解,就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也许会导致不可想象的后果。可见心理疏导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作为思想心理骨干要能及时发现官兵思想上微小的波动,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把握官兵的心理状态,正确进行心理疏导我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1.了解一下青年官兵常见的几种自我意识偏差。2.作为我们思想心理骨干,如何发现官兵的心理问题。3.心理疏导有那些方法。那么,下面我们交流的第一个问题是:一、青年官兵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目前部队大部分官兵都是二十左右岁的年纪,正处在开始独立生活和工作,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时期。这一时期遇到的困扰最多,面临着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如择业、择友、择偶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受生活阅历和社会交往的限制,观察视野窄、接受信息量少,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我,对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认识有着较大的偏差。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1.自卑。自卑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把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从而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缺乏独立主见。这个自卑心理,说白了就是不自信。我们大部分同志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多少有点不自信(举例:自身上学时回答问题的例子)。自卑严重的,有的不但不接纳自己,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他们不是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的自我去实现理想的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的自我,破罐子破摔,其结果是更为自卑。2.自负。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大多数青年官兵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尽头,这都是好的。但有句俗话讲: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不把握好这个"度"就会导致骄傲、自大、自我膨胀,唯我独尊,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能与人和睦相处,自己也容易受伤害。(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战友呀,什么事情总感觉他都是是对的,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没有自我反省的意识。还有就是有些人,感觉自己无所不能,领导交给一项工作,自己感觉:这个小活,小菜一碟,问题不大,往往完成的工作另人不是很满意,而他自我感觉良好,这就是明显的自负。)由于缺乏自知之明,对现实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过高,在不自量力的情况下所追求的目标、事业、友谊、爱情,都因自己的没那两下子,而失败机率较大。久而久之,容易发生心理行为障碍,个别人可能还会用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犯罪的手段去实现理想的自我,从而发生犯罪。3.盲目。有的官兵,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社会上流行什么他就热衷什么,看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种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失去自己既定的目标,失去理想的自我。实际上这是一种缺乏目标意识的盲从心理,什么都抓,也就什么也抓不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枉费了时间与精力,平添了无数的烦恼。4.懒惰。有些官兵消极懒惰混日子,不能形成积极的理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