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动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同学的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任务及目标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前五名。三、基本情况分析1、同学情况分析多数同学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2、教材分析本书分为三个单元,叙述我国隋唐至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标有星号的内容,供各地的学校选用。前两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第三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进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八年级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四、教学模式预习+展示+反馈五、拟用的教学方法2、以同学自主学习为主(学习小组为单位)3、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第1页共3页2、注重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精讲多练。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育同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反馈,以单元为单位仔细组织检测,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5、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七、教学任务和要求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同学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指导同学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进展和变化,引导同学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同学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育同学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八、教学设想1、做好导学过程。2、继续深化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同学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育,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给每个同学展示的机会,放高校生的优点,充分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3、尝试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提高同学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第2页共3页第3页共3页模板仅供参考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