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摘要]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案例,从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入手,采用多种方法,探讨该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优化方案,旨在为其他高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借鉴,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全国已有380所高校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关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也一直都是学者们的热门话题。从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时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号召高校要落实国家对本科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1]。陶玉国等人认为,与旅游理论教学相比,旅游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满意度影响更大,对就业前景的影响更明显[2]。杨财根等[3]学者发表文章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张玉改、兰贵秋等人认为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王全在[5]认为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有必要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因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旅游人才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文献整理法、资料分析法对国内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陕西理工大学近几年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采用实地访谈和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问卷数据报告和访谈结果,深入分析该校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促进学校对旅游管理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一、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1.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十几年旅游管理专业迅速发展,快速膨胀的同时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从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如历史学、管理学、金融学、地理科学等转行而来。在这些转行而来的教师中,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的基本经验,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他们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仅仅是参照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而设计,导致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涉猎得较少,这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有较大出入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为了加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就必不可少。2.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的深入发展导致旅游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将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是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教育和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通过第1页共9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与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景区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3.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出游欲望不断加强,旅游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的素质也需要更高的标准。而且在用人单位的招聘中,对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学习成绩。然而,高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方面按照传统的思维重理论轻实践,认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管理型人员,直接导致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矛盾。因此,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优秀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能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享有一定的优势。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