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5页第一章学习型班组建设开篇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个金手指的故事。从前,有三个年轻人一起上山拜师学艺,三年后学成。临下山时,师傅说要送他们每人一件礼物。听说师傅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他们都很想见识一下。大徒弟在地上随手捡了一块石头,让师傅把它变成了金子,带着金子很开心地下山了;二徒弟贪心,自作聪明地费了很大劲从后山搬来一块像小山一样大的石头,也让师傅变成了金子,却搬不走,只好守着金山过日子;三徒弟没有要金子,却提出要师傅能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于是师傅将点石成金的本事传授给了三徒弟。结果,三徒弟也成了点石成金的奇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拥有了创造“金子”的能力,比拥有数量再多终也有限的金子更有价值。对于班组建设来说,传授给每个人具体的知识,不如建立起一种适宜于班组建设的理念和模式、创建出一套实用的方法和工具更有价值,从而使得班组内每个人愿学习、爱学习、善学习,形成班组自我吸纳、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能力。学习型班组建设就能赋予班组以“金手指”。第一节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型班组真正的学习型班组,是会系统思考、自我超越、主动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的团队。建设学习型班组,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型班组?在这一问题上,不管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还是企业的基层班组长,不少人都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常见的有:·建设学习型班组就是搞职工的培训教育,让员工多读几本书或者多组织几场培训、多举办几场活动;·建设学习型班组就是多搞些“争创”、“比武”之类的竞赛活动。其实,读书、培训、争创、比武等,只是学习型班组建设内容的一部分,却不是它的全部。特别是学习型班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是一种常态化、日常化、例行化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是再造班组愿景、管理模式、班组长领导方式、学习方式、员工心智模式等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种阶段性、临时性的活动或者任务。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及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实操经验,我们认为学习型班组建设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培养系统思考的刚队一一没有系统思考就有极大风险;·共同修炼自我超越—一不能自我超越就是自我虐待;·共同改善心智模式——不能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自我伤害;·建立共同愿景一一没有共同愿景就缺乏无限张力;·建设团队学习文化一一脱离了团队学习就等于选择了被淘汰;·建设透明的信息反馈管理系统一一没有回馈就会使思考受限;·建设信息共事管理系统一一没有共享就是浪费才智和资源;第2页共125页第1页共1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5页·建设循环的过程反思管理系统一一没有总结、反思就没有进步;·健全班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能力。那么,学习型班组又如何来创建呢?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具是什么?我们将给予一一阐述。一、突破“温水之蛙”困境美国的—位心理医生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一只青蛙突然丢进煮沸的水里,反应敏捷的青蛙奋力跳出,安然逃生。随后,他将青蛙抓住再次放进冷水里,慢慢对水加温,青蛙毫无防备地在水中“惬意”地享受,当它感觉到水温升高、无法忍受,想再跃出逃生时,为时已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温水之蛙效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真理:强者主动求变,弱者被动应变。存当今这样一个学习能力竞争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今天我们或许还是人才,明天可能就是需要补课的学徒。不学习,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不进取,“温水之蛙”的后果就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由于人类天生具有的惰性,如果一个人周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没有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力量做支撑,要想做到持续的学习是很困难的。只有置身于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中,在学习型文化的熏陶之下,在团队的带动下,才能让你克服惰性,避免温水之蛙的厄运。所以,学习型班组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团队的学习方式,有分享互动的评分,这样才能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必须是日常化的、制度化的例行的学习行为,这样才能使学习长期进行下去。在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影响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