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⑴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有关新建地方铁路遵化南至小寺沟线施工的设计图纸。⑵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规定。⑶根据业主对本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强化质量管理,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作业循环与劳力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1.1.2编制范围我单位参加投标的第二标段(DK0+000—DK10+100)为新建线路。编制范围为本段内洒河桥隧道。1.2工程概况1.2.1工程简介本段隧道位于唐山市迁西县内,为低山丘陵区。本标段洒河桥隧道全长527m,位于低山区,绝对标高150~260m。隧道进口段属于低山剥蚀缓坡,自然坡25°~35°,第四系覆盖层较薄,植被较发育,局部可见基岩露头;隧道出口段属剥蚀缓坡,自然坡度30°~35°,局部基岩出露,交通不便,隧道最大埋深约100m。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其余地段均位于半径600m曲线段上。线路纵坡为3‰下坡。1.2.2自然特征1.2.2.1地层岩性状况该隧道区域地表局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黏土夹碎石,山坡均基岩出露,基岩为太古界片麻岩。各岩性特征分段描述如下:DK1+816~DK1+888段及DK2+290~DK2+343段:地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软塑,含角砾及碎石,厚0.5~1.0m,为Ⅱ级普通土。下伏基岩为太古界片麻岩:浅灰色,强风化~弱风化,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大块状,为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DK1+888~DK2+290段:地表基岩裸露,基岩为太古界片麻岩:浅灰色,强风化~弱风化,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大块状,为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1.2.2.2地质构造此区无大的断裂通过,但是节理较发育,对隧道有一定影响。1.2.2.3水文地质特征该区地表水发育,出口处滦河水量丰富。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上游水库排水影响,并受其补给。该隧道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本为地表水沿节理裂隙下渗,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并受其补给。1.2.2.4围岩级别如下表:里程围岩级别长度(m)DK1+816~DK1+870Ⅳ54DK1+870~DK2+300Ⅲ430DK2+300~DK2+343Ⅳ431.2.3现场施工条件公路有邦宽公路贯穿本标段,距离隧道很近,可作为汽车运输出料的主要干道。本隧道出口有一条乡村公路隔断山体与滦河,施工时对此路进行导改与利用。1.3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执行国家及铁道部强制性标准,采用现行铁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等。以及根据业主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等进行相应调整。施工时采用的主要规范及规定如下:《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87〕《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等规范、规则。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1工程分析及施工组织总体思路2.1.1工程特点及分析本标段洒河桥隧道位于低山区。隧道进口段属于低山剥蚀缓坡,第四系覆盖层较薄,植被较发育,局部可见基岩露头;隧道出口段属剥蚀缓坡,局部基岩出露,交通不便。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其余地段均位于半径600m曲线段上。隧道附近有邦宽省道,车流量较大,本隧道出料主要靠此路运输。我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时带来的不便,做好安全保证工作。2.1.2根据工程需求采取的对策针对本隧道工程特点施工采取如下对策:⑴选派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工期要求以及安全问题。⑵根据本标段洒河桥隧道施工要求和施工环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根据洞内施工要求,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避免围岩长时间暴露,根据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做好通风工作,确保在工期内高质量、无事故的完成隧道施工。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