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执政交流农村党支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意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基层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负有直接责任。农村党支部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共产党执政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创新,在实践中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一、把创新执政理念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前提执政理念的核心就是为谁掌权、掌权干什么和怎样掌权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是摆在农村党支部面前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也是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前提。当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三种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正确回答为谁掌权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基层党员干部身在群众之中,熟悉群众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愿望,但仅此还不够,必须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举,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正确回答掌权干什么的问题。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展开。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最终也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三是牢固树立依法执政理念,正确回答怎样掌权的问题。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对于农村党支部来说,既要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又要遵守宪法、法律,善于通过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来维护党的权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营造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第1页共5页二、把创新工作方法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关键增强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推进工作方法的创新。一是适应“四个多样化”的新要求,实现农村党支部管理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给广大农村带来许多负面反映,给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党支部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把党支部定位于村民的代表者、村民利益的维护者、村务工作的监督者、村给经济发展的引导者,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牢牢把握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二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要求,实现农村党支部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入wto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农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农村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关系弱化,原有的“集权”行为日益“松散”,基层组织的工作手段不断弱化。为此,农村党支部要调整对村委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自觉改进和完善过去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农村党支部在对村级其它组织的领导上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管好干部,管好党员,提出处理有关事务的正确主张来实现的。村党支部对经济的领导主要是采取政策宣传、示范引导、说服教育、党员双带(带头、带领)等间接管理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三是适应村民自治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实现村党支部领导方式的转变。首先,农村党支部的职能要准确定位。村党支部必须避免行政化倾向,要从大量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把握方向,通过村民自治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