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高中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工美附中申凌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来说是一个契机。地理课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科目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区域地理(人教版地理必修3)的教学中,应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更深一层的协调人地关系,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高中新课程提倡,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知识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应用所掌握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和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所学习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的意识;体会所学知识与自然及社会密切联系,了解学科知识的价值,增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好学科知识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所以,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就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只有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并将其贯穿于实践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尊地之规,建设美好家园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地理1人文地理地理2以地为生,协调人地关系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对照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它将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下面列出高中地理必修的教学内容框架图:必修教材的学科领域、核心内容、价值追求综上所述,无论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还是教材中的内容都在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成为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地理地理33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