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1.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从物理学根据柏利定理知道,空气的流速大,压力就小.我们应用这一定理来解释升力的产生.最简单的试验是双手拿一张轻薄的纸靠近下唇边,此时纸向下垂.用嘴大力吹气,纸张即向上飘起.为什幺呢?原因是纸上方的空气被吹动,故而流速变大,压力变小.而下方的空气不动,压力比上方大,故而能把纸抬起来.这就是升力.也可以用两张纸做类似的试验.将两张薄纸按一定的距离平行放置,对着两张纸中间猛吹一口气,你会发现两张纸会靠近,这也是因为两张纸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使其内部的压力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力将纸向内压的缘故。谈到这里,我们可以下个结论,那便是升力是由压力差产生的。那幺机翼又是如何产生压力差的呢?看下面的图,当机翼向前运动时,A点的空气分子会经C、D两条路线同时到达B点,经过C条路线的空气分子因为所走的路程长,故它的速度一定比经过D条路线的空气分子的速度快。根据柏努利定理,机翼上面的空气压力肯定要比下面的空气压力小,这样便产生了压力差,也就是升力。一、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图1)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图2)。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图一图二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它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二、平飞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维持平飞的条件是: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图3)。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型到平飞状态,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图三图四三、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爬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十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图4)。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匹配。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沿弧形轨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图5)。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图5图6四、滑翔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斜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图6)。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X=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Y=GCosθ)。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滑翔距离(L)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