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第四单元课题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程序:一、学情预判:1.教学例2时,学生可以一边拨珠,一边说出所表示的数。其中第(1)小题是“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当数出三百九十以后,接着的数是多少?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和交流。2.“想想做做”第1题,在拨珠与数数的过程中,七百八十九添1是多少?七百九十九添1是多少?八百如何添1、添1以后是多少、这个数怎样说?这些都是教学要注意的地方。二、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再出示“一板”小方块),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同桌交流。(2)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三、探究交流: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2)提问:“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1百,是几百呢?A、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B、汇报结果。2.认数。(1)出示方块图(3堆2条),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3)增加4个小方块,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同桌交流想法。(4)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读一读这个数。(5)提问: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7)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3.完成例2: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1)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四百五十九添上一是多少?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2)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3)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4)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4.(1)出示计数器后提问: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2)问:从右边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3)生齐读。(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5.出示“10板”小方块。A、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B、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10个一百是多少?C、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追问:10个百就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几个百?D、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2四、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利用计算器你们会数数,没有计算器你们会数数吗?学生交流、得出答案。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集体交流,总结答案。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小组合作,得出结论。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老师拨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五、全课总结: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六、布置作业:《补》P七、板书设计:认识千以内的数千百十个10个一百是一千教后反思(第篇)课时教案第四单元课题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