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下第三单元导学案9、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能够在语境中辨别“倾诉”“倾注”的差异。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说说课文写了海伦的哪几方面的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人物。1.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板书课题)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对海伦·凯勒的了解。(完成活动一)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小组汇报质疑。2.请每组五号同学朗读生词。3.说说对新词的理解。4.每组三号轮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活动一:交流资料,初识人物。1.组内说一说你所掌握的关于海伦·凯勒的资料。2.全班交流:通过了解到的资料,我知道了。活动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读准、理解生字新词。2.组内读好以下词语,说一说词语意思,没有掌握的做上记号。暴躁干燥盲哑倾注吮吸甘霖玫瑰园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不分昼夜不屈不挠3.交流词语收获,解决疑难问题;轮读课文。活动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可以拟小标题)2.小组讨论:①段意概括。②课文主要内容。小学语文五下第三单元导学案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分小组讨论。3.全班汇报。板书:失聪失明复聪复明永生留名四、整体感知,体会“不幸”。1.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海伦?2.(出示:的海伦)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读出“不幸、可怜”的海伦,坚强、不屈不挠的海伦,读出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海伦……3.从课文什么地方,读出一个不幸的海伦?(出示第一自然段)抓住词句读出她的不幸。4.教师叙述:同学们,才一岁半的小海伦就已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板书:隔绝)。黑暗和沉寂就像巨大的网,紧紧地裹住了小海伦,她痛苦、绝望,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请体会海伦的处境与心情,读好这段话。(出示:“天啊,……越来越坏。”)指名读,评议。【检测反馈】1.组词。燥()脾()躁()牌()碰()挠()哑()饶()2.选词填空。倾注倾诉倾听①语文课上,王兰()着徐老师讲课。②她把自己的爱都()在残疾人身上。9、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读好课文。2.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2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哟!3.全班汇报。4.完善。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五下第三单元导学案2.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3.找一个词来形容海伦凯勒。(完成活动一)二、细读课文,感动心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浪线画出表现海伦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句子。2.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介绍盲人如何读、写盲文。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如果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伦不分昼夜——(引生齐读上面一段话)。3.文中还有哪些段落能帮助我们理解“不屈不挠”?①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想想:在一岁半就致聋的海伦能说话吗?你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去看、去学,而海伦既聋又盲,她是怎样学习说话的?请闭上眼睛,触摸同桌的脸,体会海伦学习的情形和难度。师小结:这种靠触觉练习说话的方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海伦这样说(师生齐读)。②3活动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