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的扩充,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认知数0已不仅是表示没有。2、使学生明确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能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3、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及乘方运算;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4、使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等。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的全过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认知数0已不仅是表示没有。2、掌握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3、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算。4、正确掌握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等。教法:激励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举例法等。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课时安排:19课时1.1正数和负数(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的扩充,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和作用;能用正数与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一段某天的气温状况,最高温度零上7℃最底温度零下5℃。零上7℃可以表示为7℃,零下5℃怎样表示呢?2、加工零件允许误差时,用到数-3,3,2,-2,+0.5,-0.5,这些数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师:以前学过的数,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1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三、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四、课堂练习教科书第3页练习五、小结与作业1、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①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②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2、本课作业教科书第5页习题1.1第1,2,4题1.1正数与负数(2)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2、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与深化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2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教科书第4页海拔问题说明: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4页练习四、阅读思考教科书第4页五、小结与作业1.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