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太平店中学学校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执笔人:罗楚玲徐玲丽教研组长:徐玲丽教学副校长:曾建伟片区组长:胡文敏课题:《五柳先生传》课型:精品赏读课课时:(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体会作者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重难点: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导入目标个体探究合作探究启发探究导学引航方法及预设独学指导内容、学法交流互动策略展示方案内容、方式导学:说起陶渊明先生,同学们一定会感到亲切和熟悉他曾经带着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风光,欣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我们曾跟随他一起“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崇尚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那么,在陶渊明眼中,他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五柳先生传》,再次走近陶渊明,加深对先生的印象(多媒体播放《饮酒》画面)预设效果:激情导入激发兴趣课前预设:1、导入(3分钟)2、自学+对学+群学(15分钟)3、质疑+解疑+展示(15分钟)4、巩固积累(15分钟)内容:快读课文,感知魅力学法:1、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文章或者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想想看,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并据此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注音,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并归纳辨析重点词语。3、“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对学(检查落实独学任务)检测:1、互读:对子互读课文。2、互查:对子用红笔互批独学1、2、3题。3、暴露易错点。群学(突破重难点)学习了这篇文章,了解了五柳先生的为人,假如你可以穿越,与五柳先生相遇,你想跟他说些什么?畅所欲言方案一:了解五柳先生建议:1、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朗读形式,男女生组合读,组员PK读、指名挑战等。体现个性特色。2、可采用情景剧等方式分别展示不同方面。3、分工明确,注意配合。内容:默读课文,品析亮点学法:1、通过几遍朗读,我们对五柳先生有了个大体认识,综观全文,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尽可能依据文中的语言想像出来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边读边讨论。2、陶渊明以自赏自嘲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语言特别有味你最喜欢哪一句?找出来进行赏读。方案二:展示主题:赏读品味1、小组长带领大家思考多种表现形式,可用新闻发布会形式、竞猜形式等,至少两种以上方式。2、做好互动准备,分工明确。3、发布时能结合实例。内容:悟读课文,触碰情感学法:1、你觉得五柳先生能成为你学习的榜样吗?说说理由(激发超越教材感悟,领悟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实现情感的升华,畅述己见,言之有理即可。)2、假如你是陶渊明的朋友,并对他的生活情况颇有了解,刚巧有人问你:《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你会如何回答?(根据所查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方案三:内容:感悟五柳先生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2、联系课文知识和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形式多样化,体现个性特色:可以用文字表述出来,也可以用记者采访式。当堂测评分层达标落实基础★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②每有会意()③亲旧知其如此()④造饮辄尽()⑤期在必醉()⑥短褐穿结()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翻译下列句子。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能力★★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