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盘秤称物体的方法,知道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上。师: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同学们有兴趣吗?游戏的名字叫:背一背“。请听游戏规则:请在小组内任选两名同学背一背,体验一下,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背的是××和××,觉得××太沉了。生2:我背的是××和××,我觉得背××的时候都快背不动了,××很轻。师: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都感觉到有的同学轻一些,有的同学重一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轻重的问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交流汇报师:前几天,同学们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是怎么表示的?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调查表物品名称质量食盐500克大米5千克面粉5kg薯条85g生1:我调查的是食盐,质量500克。生2:我调查的是大米,质量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用“克”做单位,有的用“千克”做单位。生2: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板书:)师:同学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g是克的英文缩写,是千克的英文缩写。2、认识建秤,立千克的概念。师:同学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书包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呢?生1:用秤称一称。生2:我在超市里见过电子秤。生3:我在集市上见过盘秤。出示课件。(各种秤)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呀,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盘秤的使用方法。师:现在我要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想当售货员?学生小组内活动,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生1:我们组称的是苹果,我们估计1千克是3个,称出来是5个。生2:我们组称的是大米,估计1千克有2袋,称出来是1袋。师:你怎么知道是1千克?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认秤的?生1:我们组是看指针,指针指着1,就是1千克。生2:指针指着下面的时候,就是1千克。生3:不对,我们的称的指针指在左面的时候是1千克。生4:我看到了,他们的秤不一样,一个是最多称2千克,指针指在下面是1千克的刻度,另一个最多称4千克,指针指在左面是1千克。生5:只要看指针指向的刻度是几千克就是几千克。3、建立克的概念。师:这粒花生米的质量大约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生1:用秤称一称。生2:老师,我们的秤的指针不动,太轻了,要换个小的。师:所以,一般很小的,很轻的东西不可用盘秤,需要用天平。师:出示天平,教师演示用天平称1粒花生米的质量,并让学生观察1克重的砝码请同学们再从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学具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生1:2根小棒大约重1克。生2:2个小正方体大约重1克。4、教学1千克=1克。师:在同学们的桌上有4袋不同质量的大米(出示1克,10克,100克,1000克四袋大米)请同学们在组内互相掂一掂,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生:1克大米很轻很轻,就像手里没有东西一样,10克大米就像手里拿着一些棉花一样,感觉很轻,100克大米就像手里拿了一块小大头一样,1000克大米就像手里拿两块在大头一样重了。出示1袋盐,请同学们估计这袋盐的质量,看质量标示500克。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板书:1000克。1000克盐和刚才的1千克大米比较(指板书),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重?生:用盘秤验证,一样重。师:一样重,那么1000克和1千克中间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符号连接?(板书“=”号,1000=1千克)5、认识健康秤学生称体重。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重?生1:我重21千克。生2:我妈妈告诉我,我的体重是48斤,可我称出来的是24千克。为什么?师:斤是市制单位,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所以48斤就是24千克。师:听到大家的体重,老师想给大家一个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呢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三、拓展练习,加深认识。1、判断(1)一个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