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商丘市文化路小学王丽梅1《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情理交融的科学知识说明文。它语言朴实、流畅,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同时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用词准确,说明方法恰当。文章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可移居”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字里行间除了表达出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还洋溢着号召人们保护地球的热情。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依据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并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探究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增强环保意识。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小,为什么不能再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人类将别无去处。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目前地球面临的危机,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采用了“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五、说教学过程设计:《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根据这一要求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一)情境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播放航天员在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同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繁星闪烁,天使飞翔,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好朋友,它就是——地球!”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同时在视觉和听觉上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地球的美。接着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平时我们还怎样亲切地称呼大地?”“母亲,妈妈!”学生肯定能很快地回答出来,这样亲切的称呼就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二)选读探究2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宇航员感叹的一句话:“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然后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三个探究主题:“地球的美”、“地球的易碎性”、“地球的唯一性”。接着针对这三个问题学生可在小组内、同桌间讨论交流,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基础,这就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接着我引导学生针对三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1、地球的美探究这一主题时,首先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文字中感受美,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接着出示图片感受地球的美景。然后又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地球的渺小。接着再展示地球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无私地奉献,无愧于地球母亲的称号!此时学生心里可能已泛起涟漪,感叹:地球真太可爱了!2、地球的易碎性学习这一主题时,首先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播放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的课件,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孩子们会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接着再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周围的人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这样,就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