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VIP免费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_第1页
1/2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_第2页
2/2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3、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齐读诗歌。2、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①反复。②押韵。③拟人手法。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三、品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课文。2、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这节写了谁去召唤谁呢?(是祖国召唤孩子们,是作者在召唤孩子们。)(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呢?(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来读这一节)(3)、自由读。(要读出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体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盼。)(4)、指名读,加深理解。3、学习第二至五小节:过渡:在第一节,作者深情地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1)、自由读第二至五小节,思考并讨论: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2)、小组讨论,并做好交流记录。(3)、交流汇报: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发现。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丰收的场面、和那人们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场面……都是那么美丽!练习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节。B、我们不仅要仔细发现,还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那动听的声音。读第三、四节,结合插图,理解“温馨”、“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满的奇趣。C、大自然的美丽真是无处不在,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赞美。深情地朗读第五节。理解“明媚”。(4)、根据板书,小结。(5)、感情朗读第二至五小节。4、学习第六节:(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的什么?(2)、这一部分总结全诗,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迷人的课本,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进一步升华,语调可热烈、高昂些。(3)、自由练读,齐读。四、总结全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首诗紧扣文题,一气呵成,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作业: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板书设计: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发现翠竹、松柏描绘果园、沃野与鸣禽野花联欢与青山绿水相聚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