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水利实施计划完成情况(厅科标处5月份)各地纳入2018年度“五水共治”标准化管理考核的水利工程共2302个,截至5月31日,有关指标完成情况如下:年度计划验收完成率(%)完成年度计划验收工程共529个,占年度计划23.0%,完成率排名前三的为:XX市、XX市、XX市。各市标准化验收完成率—1—第二篇:XX县区五水共治情况一、XX县区基本情况介绍XX县区位于中国XX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XX县区经济总量长年位居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也是钱塘江中游(南峰~中埠)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XX县区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战略思想,实施环境立县战略,推进生态型、节约型城市建设,于2010年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2011年4月,XX县区更是获得中国最高生态保护荣誉——“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称号。同年7月,桐庐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级生态县”称号,并正式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2012年又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城”。如今的桐庐,城乡综合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2%,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并连续6年实现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水。目前,XX县区人民法院设有14个内设机构,下辖3个人民法庭。全院现有在编干警125人,其中公务员103人,事业人员22人。2007年以来,桐庐法院先后荣获“全省政法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单位”、“全省法院优秀司法警察队”、“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立案接待大厅文明窗口”、“商事审判工作先进法院”。内设机构分水法庭荣获“省级模范五好法庭”,横村法庭、刑庭荣立“集体二等功”。第1页共17页二、XX县区“五水共治”相关部署和成绩XX县区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桐庐之源。作为一座山水城市,近年来,本县经济发展了,环境改善了,生态建设水平提高了,但水环境依然承受着很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加快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XX县区对品质生活追求的逐步提高,节水、涝水、饮水、污水、洪水问题,日益成为制约XX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采取措施并加大力度来加以破解。(一)总体成绩和部署1.2014年成绩。截至11月底,县域范围内83条河流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体,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八年优于入境断面水质,“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中华宝钢环境奖、杭州地区唯一的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等荣誉接踵而至。此外,XX县区还荣获“2014年度XX市‘五水共治’工作先进县”,“2014年度XX市‘三改一拆’行动优胜单位”称号。(1)下决心、明目标,强化工作部署。XX县区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下定“非干不可、非干好不可、非干成不可”的决心,深化思想认识,精心组织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环保、水利等42个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发区)的主要负责人合力抓,充实工作人员,形成了“覆盖全县、层层负责、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体系。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总投资及年度投资计划、形象进度要求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分别制作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三年作战图,通过实施挂图作战的方式,明晰工作路径。(2)抓源头、重治污,促进转型升级。一是全流域监测。对县域内83条溪流96个断面的水体进行取样、检测,实施河流监测全覆盖,对境内主要河流沿岸排水口进行检查,并进行gps定位。二是河长制包干。落实“河长”与“段长”制度,由干部包干各条河溪和河段。三是强有力监管。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环评审批制度,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工业项目52个。对全县500多家第2页共17页重点监管企业按a、b、c进行环保分类监管。率先成立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持续开展日常监察、交叉执法、上溯执法检查。四是重行业整治。淘汰低效产能,转移危险废物167批。全面整治电镀、印染、化工、造纸类企业,关停饮用水源地区域两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