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年月日执笔人代朝东审稿人八年级数学组总第13课时标准陈述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学习目标1.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评价方案1.自主学习结果采用纸笔形式,由小组长负责评价。2.合作交流结果采用纸笔形式,各组互评。3.巩固训练用纸笔形式,学生结对互评,组长统计,作业由老师评价。教学活动方案随记【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一般分为哪几步?【明确目标】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学习的内容。【自学新知】预习课本106——107页,思考下列问题:1.徒弟做360个零件与师傅做4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师徒两人每天共做140个零件,若设徒弟每天做个零件,则根据题意得方程。2.某市今年计划修建一段全长的景观路。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提前两天天完成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修路,则根据题意得方程。3.轮船顺水航行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速度为km/h,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km/h,则根据题意得方程。4.某地供电局的维修队要到远的郊区进行抢修,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倍,求两车的速度。(只需设和列方程)5.某校学生乘车到距学校60千米的景区游玩,一部分学生乘慢车,另一部分学生乘快车,他们同时出发,结果乘慢车的同学晚到20分钟。已知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求两车的速度。6.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荒坡上种480棵树,由于青年志愿者的支援,每日比原计划多种,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种多少棵树?【交流提升,能力展示】1.小组间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技巧。2.各组把合作交流的结果,以书面形式展示到黑板上。【释疑解惑,技巧点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六步法”:(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2)设:直接设法与间接设法;(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方程,得未知数的值;(5)检:分两个方面进行检验:①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②是否符合实际意义;(6)答:写出答案,注意单位统一和答案完整。【达标测试,反馈矫正】1.甲车行驶30与乙车行驶40所用时间相同,已知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5,设甲车的速度为km/h,则根据题意得方程。2.某村计划新修水渠3600米,实际工作效率是原计划工作效率的1.8倍,结果提前20天完成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修水渠米,则根据题意得方程。3.甲乙两地相距270,两辆汽车都从甲地开往乙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提前出发5,小汽车与大汽车的速度之比为5︰2,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到30,问两辆汽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只需设和列方程)4.一项工程,若由甲队单独去做,刚好能按期完成,若由乙队单独去做,要比规定时间多用5天才能完成。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去做也正好按期完成.这项工程预期几天完成?(只需设和列方程)5.某文化用品公司用2000元购进一批学生书包,面市后发现供不应求,商店又购进第二批同样的书包,所购数量是第一批数量的3倍,但单价贵了4元。结果第二批用了6300元。(1)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多少元?(2)若商店销售这两批书包时,每个售价都是120元,全部售出后,商店共盈利多少元?【归纳总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作业布置】1.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2到李村,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加工甲比乙早到15min,若设乙每小时走,则根据题意得方程。2.小亮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共280页,借期是两周。当他读完书的一半时,发现以后平均每天读书的页数必须增加1倍才能在借期内读完。则小亮读前半本书时平均每天读页。3.某地对一段长达4800的河堤进行加固,在加固600后,采用新的加固模式,每天的加固长度是原来的2倍,共用9天完成了全部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