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世贸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入世;理解经济全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民族复兴意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顺应全球化趋势的潮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三、教材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讨论等教学方法。本课首先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后,教材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来阐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最后,教材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课应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皮尔瑞纳先生的一天。住在美国东部的皮尔瑞纳先生一天的生活。早晨,他是被索尼闹钟叫醒的。半导体广播的是中东危机。他考虑这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是应该买辆德国的小汽车呢,还是买辆日本的。进入浴室时,他有些犹豫:是用荷兰的电须刀,还是用英国的。太太建议他需要将房子扩展,但是木材在涨价,因为政府迫使加拿大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当他下楼喝橘子汁(巴西生产的)时,门铃响了,保姆米瑞纳(墨西哥人)来打扫卫生。早餐是使用法国制造的咖啡壶、加拿大输送的天然气烧煮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的混合咖啡,还有瑞士生产的饼和面包,夹着比利时生产的草莓酱。A、提问:根据这段材料,你认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学生答)经济全球化。B、设问: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走向高潮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走向高潮的原因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进程:(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开始)(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初步)(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最终)(4)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紧密)2、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根本原因)(教师解释)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现代化手段。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经济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资本的跨国界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网络化、全球化。(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教师解释)跨国公司为获取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服务性机构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