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目的、主要与会国家;概述《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巴黎和会及战后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凡尔赛体系下欧洲和中东领土的变迁”、“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与亚太地区形势”等地图,学会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的了解,形成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初步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协约国集团的胜利而告结束。但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又展开了一场新的较量——谈判桌上的较量。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1.巴黎和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掌握这次会议主导权的是哪些国家?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和约叫什么?”;观察有关巴黎和会的图片图示,感受战胜国在重新瓜分世界过程中的重重矛盾,钩心斗角。2.《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联盟”形势图,分析得出国际联盟的普遍性的特征。引导学生阅读对德和约的主要内容,观察地图中对德国领土的肢解和对德海外殖民地的瓜分,并结合课本13页政治漫画,谈论德国人对签订《凡尔赛和约》的感受。《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过渡惩罚和削弱,引发了德国人的普遍不满,全国纷纷举行愤怒的群众集会,对和约表示抗议,要求德国政府拒绝签字。引导学生识读各方对《凡尔赛和约》的反应,分析凡尔赛体系的潜在危机。3.法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列强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合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引导学生观察“凡尔赛体系下欧洲和西亚领土的变迁”图,理解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统治新秩序的确立。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引导学生观察“巴黎和会及战后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图,思考凡尔赛体系没有涉及哪些地区?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那么该体系之外的亚太地区统治秩序,帝国主义国家是如调整的呢?巴黎和会后,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1921—1922年,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引导学生观察“华盛顿会议与亚太地区形势”图,找出会议的参加国。美国为什么要发起这次会议呢?原因是日本在一战期间趁欧美各国忙于欧战,无暇东顾之机,在亚太地区极力扩展势力范围。巴黎和会又将日本在大战期间抢占的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优势地位这就威胁到了英、美,特别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在此地区的利益。为了争夺这一地区的霸权,美、英、日等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发起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同日本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遏制日本优势。2.《九国公约》中国问题是亚洲及太平洋问题的核心,也是华盛顿会议的一项重大议题。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引导学生分析《九国公约》(节录)内容,认识其影响。3.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除了《九国公约》外,还签署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等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引导学生观看《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内容,思考“在华盛顿会议上哪一国会利最多?”三、资本主义世界的短暂和平指导学生自学。小结作业1.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军备问题B.殖民地问题C.德国边界问题D.奥地利独立问题2.协调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关系的国际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C.慕尼黑会议D.洛迦诺会议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表现在它: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