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2)年级八年级审核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方法与过程目标: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嬴”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环节教学过程个性优化设计导入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新课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先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教师强调:他们的国务卿杜勒斯甚至下命令,不许美国官员在外交场合同周恩来握手。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A.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B.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C.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D.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E.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国代表在加入WTO协议上签字》、上海《APEC领导人合影》以及《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等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讨论回答并完成作业: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把《活动课二》85页[纪实示例]《乔的笑》提前到这里,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2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3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中国承办APEC会议1“APEC”是什么意思?(组织学生看82页注解: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的英文是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就是这些英文的缩写。)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作什么?(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