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内容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2课时授课形式新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善的法典;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教学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中学学科网板书设计一、金字塔的国度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2、埃及国家的陵墓——金字塔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2、古巴比伦王国3、汉谟拉比法典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2、雅利安人入侵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具体教学目标或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利用课文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导入听故事,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金字塔的国度用多媒体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看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组织讨论:多媒体列出: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2、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1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2、金字塔的建造,史书记载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造的,近来又有学者推断金字塔是外星人所为,要真正揭开金字塔建造之迷,还需要人们的不屑努力和勤奋研究。畅所欲言,自由发挥。选派小组代表发言。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看书中地图,讲清“新月沃地”的概念看书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相比,有什么共同点?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听讲适当介绍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讲清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史价值听讲激发学生兴趣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根据法典的部分条款组织学生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读课文内容,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三、古代印度的种族制度结合课本地图《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讲清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结合插图听讲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及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阅读课文内容组织思考:1、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思考,讨论,交流答案提高认识历史事件本方式创造的?2、不同等级间的权利、义务有什么不同?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质特征的能力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动脑筋”的问题,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畅所欲言,展开辩论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自由发挥的能力课堂总结这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从经济上看,都是大河农业;从政治上看,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专制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大文明古国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把人类引进文明时代。我们只是采撷了几朵大的浪花,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他们丰富的内涵。纵观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课堂练习1、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家旅游,右图是他收集到得一张反映该国古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的目的地是:A、印度B、伊拉克C、埃及D、伊朗2、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