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第一,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第二,对中国让步(图中所示让出尼布楚)与平等协商的关系难于理解。[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尼布楚条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并修建了热兰遮和赤嵌楼;2、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经过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形势示意图》电脑课件,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二、雅克萨之战1、16世纪后期(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2、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3、材料题“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以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于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课本第13页}①上述材料选自哪个文件,什么时间签订的?答:选自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②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中俄交界的哪些地区属于中国?答:“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讲述《尼布楚条约》时,应做到:(1)强调中俄双方的谈判是平等的,条约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意愿和主张。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做出了适量的让步。(2)将《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制成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讲解条约内容。4)本课小结时,教师应指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军民抗击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过贡献。多媒体展示:明朝末年,_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________。______年,_______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并包围______,荷兰殖民者最终投降,_收复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______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朝设置_______,隶属______省。雅克萨之战: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皇帝)两次命令清军大败沙俄侵抗击略军,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两国______的边界问题。沙俄《尼布楚条约》:______年中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东,都是中国的领土。5)练习: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自制一个简表,内容包括位置、时间、事件。即:位置时间事件东南(台湾)1624年1661~1662年1683年168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清朝设置台湾府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1689年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6)作业: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板书设计:一、1、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并修建了热兰遮和赤嵌楼;2、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二1、16世纪后期(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2、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