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说出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一超多强局面形成的原因;简述科索沃战争及影响;简述联合国及其使命,评价联合国的维和行动。(2)能力目标:通过多角度分析美国与其他强国或国家集团的实力差距,形成判别力量对比关系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国际局势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唯一、有效的国际组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联合国的使命。难点:如何认识“一超多强”格局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何谓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从此结束,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那么新的政治格局是什么样呢?一、“一超多强”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特征。1.美国的超强地位引导学生观察“美国GDP增长”等图表,归纳美国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节录和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牛仔服事件”,思考:美国想凭借冷战结束后其经济、军事的超强地位,试图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否会成功。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的大国作用美国虽然是冷战结束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它也不能为所欲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或大国集团的存在,及它们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加强,都极大地制约着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其国内生产总值约10万亿美元(2004年)。欧洲不仅在世界市场上已成为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且,近年来,欧美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越来越激烈。与冷战时代相比,欧美政治关系中各行其是,甚至是互相拆台的现象更为显著。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欧洲的态度都与美国不同。日本是当今第二大经济强国,它不甘心只做经济大国,而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提出了“国际国家”“政治大国”的外交战略口号,也就是“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两极格局结束后,日本将联合国作为提高其国际地位的重要舞台,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军事方面,日本的军费开支长期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日本将防卫厅提升为防卫省,积极向海外派兵。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在普京的领导下,民主政治逐渐成熟、政局保持相对稳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其宗旨是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力主重振俄大国地位,突出维护国家利益,着眼点是为俄国内经济复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人民币,排名世界第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制约美国独霸世界企图的重要因素。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二、科索沃战争在苏东剧变中,南斯拉夫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一分为五。但是前南地区的民族矛盾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分裂而消失。科索沃危机就是前南地区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人口20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左右。在东欧剧变和南斯拉夫联邦逐渐解体的影响下,阿族人自行组织“议会”,成立“共和国”,选举“总统”,要求脱离南联盟独立,遭到拒绝。美国借机打起“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绕开联合国,悍然对南联盟实施局势打击。美国对南联盟的打击是真的在捍卫人权吗?非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东欧和中亚地区出现一大片真空地带。美国乘机推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北约东扩分东进和南下两个方向,南下的目标是囊括整个巴尔干半岛。南联盟国家虽然不大,但在巴尔干占有特殊地位,是这一地区唯一不听美国指挥的国家,成为北约南下的钉子,美国必拔之而后快。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照片,思考科索沃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