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解析课标内容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2、确定本课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是:重点:罗斯福新政依据:罗斯福新政恢复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采用这一模式,对西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突破方法: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感悟罗斯福发布的新政方针。然后分小组讨论,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新政产生的效果。最后阅读、分析材料,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依据:经济危机的原因涉及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初中学生理解这样抽象的问题比较困难。同时,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但是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还是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二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突破方法:通过看视频,了解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的特征、影响。以漫画故事形式表现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学生合作探究、角色扮演。3、分析本课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由相对稳定走向危机的这段历史,是第二单元的中心环节部分。与前后课文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无论是国际关系,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本课内容都具有重大影响。4、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把整课内容设置为三部分。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品味漫画,以情境体验、角色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从罗斯福总统的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二、学情分析教学的对象是郴州市六中九年级学生。他们基本功较扎实,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有趣和感性的事物;但也存在综合能力不强、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三、教法学法根据以上情况,我选择了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以情境体验、分组讨论、角色模仿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法上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和体验学习法。四、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让学生自主的学、开心的学”是新课改的要求。据此,我把“以学情为出发点、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历史走近生活”作为本课的设计理念。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有趣和感性的事务。为此我将经济危机比喻成一场大病、美国比喻成病人、罗斯福比喻成治病的医生,把整课内容设计成一个漫画故事,取名为《美国就医记》。故事情节分为三个回合:第一回合:“分析病因寻妙方”(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即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的背景)。第二回合:“力挽狂澜施新方”(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第三回合:“风雨过后万物苏”(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对教材所做的上述处理,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整个设计线索清晰、板块分明、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也体现历史学科特色。2、课堂流程(1)新课导入:《美国就医记》1933年的一天,“世界医院”来了一位重症患者——美国。他生了很严重的病,他决定找一位叫罗斯福的医生看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新课讲授第一回合:分析病因寻妙方(15分钟)看漫画(1)、漫画(2)视屏(1)探究活动一:看了视频材料,请你说说美国的“病症”。看漫画(3)、漫画(4)探究活动二:请你当罗斯福的“智囊团”,诊“病因”“寻妙方”。(每个小组就是一个“智囊团”哦!)第二回合:力挽狂澜创新方(10分钟)看漫画(5)视屏(2)探究活动三:1、看了视频:说说“罗斯福医生”,给病人开了哪几剂“新药”?各有怎样“疗效”?(完成下表)2、请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哪一条?为什么?(2)想想兴建公共工程有什么妙用?(3)你认为新方“新”在哪里?第三回合:风雨过后万物苏(5分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