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等腰三角形(2)【学习目标】1、掌握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用尺规作等腰三角形的方法。2、通过观察、猜想和论证等活动探究新知。【学习重点】1、作出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2、作图结束后引导学生明确作法的合理性。【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课前预习: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15—16页内容,思考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学习任务二: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分别为a和h,你能做出这个等腰三角形吗?并写出作法。ab学习任务三:思考为什么这样画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预习检测:如图,C,D是∠AOB内的两点,你能找到一点P,使得P到∠AO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且到点C和点D的距离也相等吗?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这个点。预习质疑:(有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问题:二、反思拓展(教师寄语: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1、已知线段a,s(s>2a),求作等腰三角形,使它的底边等于a,周长等于s.2、如图,上午8时,一艘船从A出发,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B处,分别从A、B处望灯塔C,测得∠NAC=42O,∠NBC=84O则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是多少?三、系统总结(教师寄语: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用你喜欢的形式总结在下面:四、达标测评(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10分)总得分:1、如图,在△ABC中,AB=AC,BD是BC边的延长线,如果∠B=75O那么∠ACB=度,理由是;∠ACD=度,理由是;∠BAC=度,理由是2、选择题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A顶角B顶角的一半C顶角的三分之一D底角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