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致空气》导学案语文版课题《致空气》一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3.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难点:巧妙的构思。导学过程知识链接一.课前预习1、了解邵燕翔及其诗歌和背景。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圈点批注。预习检测: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摇曳()闪烁()鼾声()厮守()面颊()窒息()嘘声()姓邵()四.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窒息:2.踪迹难寻又无所不至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厮守:五.《致空气》作者,当代诗人。二.展示目标1.导入课题。2.熟悉目标三.探究交流展示1、速读课文思考:(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泰戈尔曰: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在的道路上,所有的人并不站在同一个场所——有的在山前,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平原;但…"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2)"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3)"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3、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课堂小结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站着不动,所有的人都得朝前走。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眼睛不能看到你,因为你是眼睛中的瞳仁;心灵不能了解你,因为你是内心深处的秘密。四.目标检测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掀动我的鼻翼()(2)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2.诗的第一节中总括空气的特点的句子是:3.这首诗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有什么好处?4.第二节至第五节,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赞颂?5.最后一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前两句和最后两句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6.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