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课时《采薇》《十五从军征》学习目标1、理解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歌语言。3、感知诗词曲中的艺术形象。4、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重点、难点1、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表达效果。2、品味诗歌语言。使用说明: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故事。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故事。导学过程知识链接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雨雪霏霏()兔从狗窦入()舂谷持作饭()不知贻阿谁()2、解释词语。依依:霏霏:松柏冢累累雉从梁上飞采葵持作羹二.展示目标1.导入课题。2.熟悉目标。三.探究交流展示1、读诗正音。2、明确诗意。3、再读诗歌,争取成诵。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近作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曾经孔子整理删定。原本只称《诗》,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始称《诗经》。《乐府诗集》,宋朝人郭茂倩将自两汉至唐代乐府诗5、从托物抒情的表现方法上看,“昔我往矣”应是离别之悲伤,作者写其景,为什么用“杨柳依依”的美景?6、“雨雪霏霏”烘托了“我”归来时怎样的感情?主人公回家时不喜反悲的原因是什么?课堂小结我的收获和体会汇编而成,共分为十二类。“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解读背景《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本诗所描述的便是戍边将士退役返乡时的情景。东汉末年,长期战乱,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残酷的奴役,使许许多多的风华少年,一直服役到老。大片田园荒芜,百姓多半家破人亡。《十五从军征》所反映的便是这一悲惨的景象。四.当堂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1)《采薇》选自。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篇。分为“”“”“”三大类。(2)《十五从军征》选自。这是南宋所编,我们曾学过这本书里的另一首诗。2、默写。(1)昔我往矣,,今我来思,。(2)兔从狗窦入,。中庭生旅谷,。(3)《采薇》中抒写了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情况的句子是:(4)《十五从军征》中极言从军之久的诗句是:3、背诵这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