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见元素,会书写他们的名称与符号。(2)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3)学会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且懂得如何查找、提炼相关信息。2.过程与方法(1)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学习,并且懂得如何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知识。(2)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自主学习。(3)认识科学分类的依据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的分析与归纳、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物质;知道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使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STS观念。1.从报刊、杂质、互联网上查阅收集我们已经知道的一些物质所含的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及其这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完成教材第74页的表格“元素的性质与作用”。2.准备一些食品、药品、化肥、土壤等实验用品等。3.复习回忆常见原子及其结构,分子概念及其与原子的本质区别,一些常见物质的成分。重点:(1)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能根据单质、化合物、纯净物进行简单的分类。(3)了解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难点:(1)对元素概念的理解;(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请学生展示预习作业。展示课前他们收集的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元素及作用。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知识准备。【置疑】氧气中的氧原子与水中的氧原子一样吗?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的碳原子一样吗?讨论。创设情景,发现疑问,直入主题。展示这些原子的共性(依据科学文献),归纳特点。倾听、讨论培养对科学文献的信息的提取能力。讲述元素的概念。勾画要点,注明特点。【板书】一、元素【讲述】自然界有2000多万种物质,但组成的基本元素只有110多种。【投影】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书写化学元素便于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对语言交流的理解,讨论元素符号引入的必要性。展示部分元素的中文、拉丁文、英文名称和符号,讲解元素符号的表达方式边倾听,边理解和体会。【板书】1.元素符号练习几种常见元素的书写。课堂练习元素符号的写法。现学现用,效果好。讲述元素符号表示的意练习表达O、H的意义。义: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并举例氯元素。【板书】2.元素符号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达钠离子的符号。自学与发言。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元素符号的优越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拓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引入原子序数的意义。练习根据原子序数查找元素。了解科学家拨开迷茫,探求真理的故事,体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学会元素的查找的又一途径。【过渡】我们找到了大千世界万物的最本质的组成单位——元素,为我们研究物质开辟了一道明晰的思路,那么这10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比如:氧元素不仅组成氧气(O2),还可以组成臭氧(O3),一种元素就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了,那不同的元素相互组合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下面谁愿意来用元素符号表示黑板上的这些物质组成的式子?写出氧气、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空气的组成表达式。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想一想,为什么空气没回顾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有固定的组成的式子?想想看,如果让你来给这些物质分分类,你怎么分类?概念,并进行辨析。【板书】3.物质的分类:自学教材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讨论并画出左图。请大家现学现用,给这一组物质进行分类。课堂练习。跟踪练习有利于巩固新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教材第77页“活动与探究”。小组比赛完成探究。【过渡】看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元素打交道,那么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况如何?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怎样?【板书】二、自然界元素的存在让学生自学教材第77页的课本内容。自学并总结。了解新知识,通过自学形式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板书】地壳中——海洋中——人体中——写出各自所含的元素(按含量多少的次序)。指导探究教材第78页查找人体中的元素。互相交流自己查阅的有关资料。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板书】三、元素与人体健康生命必需元素(20多种)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自学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代表发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