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被骗——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第 8 课一、教学目标(一)认识:1、知道社会上有诈骗得坏人。2、知道坏人欺骗惯用得一些手段。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得方法。(二)情感:憎恶坏人,有警惕性与自我保护意识。(三)行为:不轻信陌生人得话;不吃陌生人得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二、教学重点:1、知道坏人欺骗惯用得一些手段。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得方法。三、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与自我保护意识。四、教学方法:放映录像观瞧、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思考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伊始,对一名同学谎称有个人找她,在校园得走廊里。然后不动声色地给同学们上课。待那个学生满脸疑惑地回来后,告诉大家,其实这就是一个骗局,根本没人找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如何预防被骗。(二)观瞧录像,认知坏人。1、说一说:您印象中得坏人长什么样子?2、播放录像:《问路得骗子》3、总结:坏人并不一定都长着一副可怕得面孔,有时候还会装扮成热心得熟人、好人,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警惕得心,在不了解对方底细得情况下,千万不要轻易信任她!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三)识别骗子得骗术1、引导学生沟通:您知道哪些骗人得招数或事例?2、学生充分沟通后,老师总结生活中常见得骗术:(1)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2)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得同情心理寻机诈骗;(3)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损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4)谎称自己就是父母得朋友,因父母临时有事委托她来接自己回家(5)利用爱心进行得街头诈骗,常见得假乞丐行乞、要路费、饭钱等为内容,金额比较小,一般人容易受骗。(6)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7)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四)结合案例,学习如何预防被骗。1、由案例《骗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行骗》导入问题探讨。2、师:骗子得骗局都会有破绽得,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冷静思考,就会避开被骗。那么,针对生活中常见得骗术,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结合具体得案例去了解一下。3、课件出示 4 个案例,让学生讨论沟通怎样避开被骗。4、总结预防被骗得做法:(1)慎重选择交往对象,与不了解得人保持距离;(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其甜言蜜语,不贪图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3)不要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得家庭、亲属与个人爱好等个人信息;(4)拒绝接受陌生人得食品、饮料;(5)不要轻信网络聊天认识得网友,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6)在外出途中,一旦遇到危险,及时向公安民警与周围群众求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