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大绿卡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北大绿卡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2
北大绿卡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2
14《秋天》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现在重庆万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一、预习检测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震(zhèn)落丁丁(zhēngzhēng)镰(lián)刀肥硕(shuò)栖(qī)息鳊(biān)鱼乌桕(jiù)芦篷(péng)满载(zài)归泊(bó)寥(liáo)阔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1)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肥硕)(2)停留,休息。(多指鸟类)(栖息)(3)高远空旷。(寥阔)(4)干涸,没有水了。(枯涸)(5)水清。(清洌)(6)睡梦。(梦寐)二、整体感知1.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露珠、伐木声、幽谷、镰刀、背篓、竹篱、瓜果、江面、冷雾、网、乌桕叶、桨、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2.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想像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这幅图画,并给这幅图取个名。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3.通过这些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秋天、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三、语言品析品“秋”:在诗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或是感触最深的地方,读一读,并品析下列诗句。1.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轻松、娴静的氛围。4.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种理解是诗人故意用倒装,实际上应是以乌桕叶比喻青鳊鱼。另一种理解是江岸上的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有虚有实,虚实相生,很有情趣。5.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6.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7.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大绿卡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