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第民国第时期的文化(二)教学目的:民国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著名的文艺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翼作家联盟。国民党的“文化围剿”,鲁迅及其杂文,郭沫若的历史剧,茅盾、巴金、老舍的小说,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徐悲鸿和张大千、齐白石的绘画,解放区的文艺。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文学,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和解放区的文艺。教学难点:鲁迅的杂文,郭沫若的历史剧。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艺术欣赏法。教具:录音带、作家原著、插图。教学过程:随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文学艺术的革命也发展起来,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一些文艺团体,如20年代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30年代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等,促进了的繁荣。一、鲁迅的杂文(板书)1、让学生看P124鲁迅肖像,介绍鲁迅,让学生说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2、介绍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已》、《阿Q正传》、《祝福》。3、介绍鲁迅的杂文。(展示《鲁迅杂文全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读《“友邦惊诧”论》让学生的欣赏鲁迅杂文的“匕首投枪”的作用。二、郭沫若的历史剧(板书)1、让学生看P125郭沫若肖像。介绍郭沫若。2、让学生指出郭沫若的几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三、茅盾、巴金和老舍的小说(板书)1、让学生说出茅盾等人地代表作。2、出示《子夜》《家》等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四、电影进入生活(板书)学生阅读。老师提问“电影在发展上经历了哪两个段?”“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什么?我国第一部的声电影是什么?”五、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板书)1、让学生讲徐悲鸿的故事。2、读徐悲鸿名言“人不可的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3、介绍徐悲鸿的作品《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4、“南张北齐”讲齐白石的故事,看P131“齐白石画的虾”六、解放区的文艺(板书)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2、文艺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让学生讲《分马》)大型歌剧《白毛女》(让学生讲白毛女的故事)3、音乐方面:郑律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放录音)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放录音)课堂练习:一、二、三题。同步训练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