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留几分钟复习上一课内容,处理学案当中的习题。(课件上出现幻灯片1)1、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洗劫并放火焚烧了。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割占中国和领土共多万平方千米。3、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4、民族英雄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年在设立。近代的中华民族可谓多灾多难,饱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侵略者分别是谁?(略)。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它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认识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本质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3、讲述黄海海战经过,学习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认清政府腐败无能是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4、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板块(幻灯片3)一、入侵篇二、抗争篇三、耻辱篇咱们先学习第一篇章:入侵篇(幻灯片4)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幻灯片4)幻灯片4上的问题:这次战争爆发于什么时间?为什么叫做甲午中日战争?让学生看书回答。(战争发生于1894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纪年中的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中日战争。)2、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学生阅读第15-----16页小字,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幻灯片5)1894年,在朝鲜附近的丰岛海面上,日军突然袭击清军的运兵船,从而挑起了战争。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是偶然的吗?日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思考回答。(略)面对日本的挑战,中国军队将如何应对呢?这就是咱们要学的第二篇章:抗争篇(幻灯片6)放视频提问:该视频讲到的战役地点是哪儿?民族英雄是谁?邓世昌的英勇表现在哪儿?(也能从课本中找到)想一想: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什么精神?(幻灯片7)(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或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是怎么做的呢?找一学生回答那么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师生一起看幻灯片8,显示材料: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李鸿章说的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结合你了解的史实,想一想,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这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如战前不做认真准备,战时极力避战自保,妥协退让等。)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耻辱和灾难,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三篇章:耻辱篇(幻灯片8)配图片;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以及问题:《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以及双方签字代表分别是谁?1.《马关条约》的签订指导学生看“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图片,引导学生讲述教材小字中介绍的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故事,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提示:能看出日本侵略者的凶恶贪婪,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强调记住《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以及双方签字代表分别是谁。(提问)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让学生朗读教材中《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前面学过的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都规定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方面的内容)。出示“《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比较”表,引导一一说出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呈现在表格中。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幻灯片9显示)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比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结合地图逐一比较分析。得出如下认识:(1)《马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