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语文版VIP免费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语文版_第1页
1/4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语文版_第2页
2/4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语文版_第3页
3/4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语文版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使用说明: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故事。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故事。导学过程知识链接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邹忌()()畎()丽朝服衣冠()()窥镜()孰()复问其妾()弗如()暮寝()王之蔽()寡人()谤讥()间进()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朝服衣冠:(3)闻寡人之耳者:(4)妾之美我者:二.展示目标1.导入课题。2.熟悉目标三.探究交流展示1.分组读课文,读准字音。2.结合书下注释,分组翻译全文。一.走近作者《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史书,共33篇。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课堂小结我的收获和体会目标检测1.按要求用原文回答问题。(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基础条件是什么?(2)邹忌与妻、妾、客人之间的三问三答是什么?(3)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什么结论?(4)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个什么结论?阅读下面内容,完成练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粗词。(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能谤讥于市朝()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二、解读背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和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翻译下面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参考答案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忌)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当面指责(2)指责过失(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2.(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胆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一山,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语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