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八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学习,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促进中国发展的政治前途。2、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局面形成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学习,初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三、知识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构想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构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文化大革命”是哪一年开始的?哪一年结束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内乱.使我们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使我们国家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二、新授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播放视频《春天的故事》播放视频《邓小平生平事迹》一、历史性的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重大决策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左”倾错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新局面。1977年,党中央恢复了邓小平原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问)这次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大政方针上有什么重大决策?全会的重大决策有以下几点:(1)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为什么说“重新确立”呢?因为我们党从遵义会议经延安整风到中共“七大”已经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但是从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逐渐偏离了这一思想路线,甚至一切从本本出发,个人崇拜盛行,产生了“大跃进”和“文革”等重大错误。全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2)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和完全正确的。全会还认真讨论和制定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这就找到了实现战略决策转变的突破口。(3)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对内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对内改革的重点,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两个方面。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在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分配上吃“大锅饭”。这些不利于调动生产者和企业的积极性。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