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遵义专版)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VIP免费

(遵义专版)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_第1页
1/4
(遵义专版)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_第2页
2/4
(遵义专版)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_第3页
3/4
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2.过程与方法(1)依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前置测评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则。2.写出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O+O2=====2CO2,通过该方程式你得到(1)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每56份一氧化碳与32份氧气恰好完全反应;(3)共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在C+O2=====CO2的反应中,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物质质量之比C∶O2∶CO2=3∶8∶11。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H2↑+O2↑__;填写下表:反应物生成物H2OH2O2质量比918A18g2g16gB72g8g64g5.由上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不管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是多少,各物质的质量比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学习新课一个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该化学反应,还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你知道这有什么用吗?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第106页。阅读教材后须明确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一种方法。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阅读教材第107页例题,须明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练习与实践试一试,你能行。计算36kg水完全分解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注意1.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左右对应,上下对齐,注明单位,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实验室中用氢气加热还原氧化铜来制取铜同时生成水。若制取3.2g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观察与思考阅读教材第107页观察与思考:(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两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有什么不同?(2)若要计算31.6g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把能用的解法和过程写出来。(3)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两种解法都能应用?作业:教材第108页3,4,5题。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做好引导和反馈。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多。新课讲授前,教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教师的指导和讲解起到了画龙点晴、事半功倍的效果。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C)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2.相同质量的下列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D)A.磷B.硫C.碳D.氢气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4.有下列化学方程式:A+3B2===2C+2D,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g,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24g,生成D的质量为9g,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A.16B.20C.32D.365.将10g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后称量是8.4g,原混合物中含有MnO2的质量为(A)A.5.92gB.1.6gC.4.8gD.5g6.4g氢气和34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B)A.32gB.36gC.38gD.无法判断7.(济宁中考)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作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质量(不含容器质量)34.3g32.7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8.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遵义专版)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