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课教案(2) 新人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八年级历史《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3、培养爱国爱党情感与个人修养。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教学难点:建国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美国霸权的本质)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导入: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二、新授:(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背景)(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2)美、苏与中国外交的态度:苏:第一个宣布与中国正式建交美: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3)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重大事件:a、出访苏联b、同印度谈判西藏地区关系问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回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读课文回答:(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2)美、苏与中国外交的态度怎样?当时美、苏与中国外交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所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本质的不同。加之美国有霸权注意的野心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3)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补:关于西藏地区问题d、访印度、缅甸,发表联合申明,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实现新中国和平外交的关键之一,实现新中国和平外交的另一个关键是万隆会议,即“亚非国际会议”)(二)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4、困难:(1)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利益,故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与主张(2)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阴谋5、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大影响有哪些?回答:(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各是什么?(2)万隆会议遇到了哪些困难?(3)万隆会议的结果如何?是谁扭转了万隆会议的航向?(4)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他坚决执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航向。)(5)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中作出了什么贡献?(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扭转了万隆会议的航向补: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的外交有什么不同?(近代中国:不独立、不平等、无自主权;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补:“求同存异”真正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核心:独立、自主、和平(三)小结:(见下图)c、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订)求同存异开创了外交新局面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外交成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课教案(2)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