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13课全面内战的爆发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二、思想认识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重庆谈判使人民主动而蒋介石陷于被动。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设,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教学方法:结构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总结指出中共争取和平、民主,但蒋介石不顾人民利益发动内战。<二>.讲授新课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国际上:1.帝国主义阵营①二战消灭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②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势力。③美国二战后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膨胀,企图建立世界大帝国,在东亚扶植蒋介石反共,实现它对亚洲的霸权地位,于是将国民党的军队运送到前线。2.人民民主力量不断增长(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式)国际上两大阵营形式,双方处于冷战状态。国内:1.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2.蒋介石战后政策“独裁,内战。”3.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努力争取和平。4.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平等。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学生看书。为什么内战方针早定,还带上“和平”的假面具?)三邀毛泽东赴渝谈判。1.蒋介石反革命两手:一方面积极准备发动内战,另一方面带上“和平”假面具。(舆论压力;内战未准备就绪;取得战略上主动)2.中国共产党以革命的两手对付蒋介石反革命的两手。①争取和平,赴渝谈判②坚决斗争。上党战役邯郸战役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人物:中国共产党方面: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方面: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内容:签订《双十协定》,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学生阅读P59《双十协定》影印件)4.《双十协定》避免内战;实施宪政;召开政协,保证人民权利。(军队和政权问题未达成协议)5.意义:(学生看书回答)三、反内战运动和政治协商会议蒋介石不断破坏《双十协定》,进攻解放区,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内战运动迅速高涨起来。1945年11月,昆明学生罢课,要求立即停止内战。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和军警袭击罢课学生,炸死爱国学生和教师四人,史称“一二.一”血案。军事进攻的失败和人民反内战运动的高涨,迫使国民党于1946年初,同中国共产党签订《停战协定》,宣布停止内战。同时,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四、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1946年2月,重庆各界人民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打伤大会代表60多人,造成“较场口血案”。不久,蒋介石公开撕毁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6月,上海10万群众举行大示威,反对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并选出马叙伦等多人为代表,赴南京请愿。请愿代表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这就是“下关惨案”。7月,在昆明,国民党特务接连暗杀了反内战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制造了“李闻惨案”。五、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国民党军队20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这样,全面内战爆发了。<三>.小结:结合课文提示,让学生记住下列重要年代、人物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订1945年12月1日,“一二.一”血案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开幕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李公朴、闻一多、赫尔利<四>.作业:P971-3题同步训练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