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帛画反应的内容及艺术特点内容:反应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对的。(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发明性和装饰趣味。27、谢赫六法气韵生动:生动地反应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性。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应人物特性的笔法规定。应物象形:精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28、元代画风转变重要体现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体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体现力。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29、花鸟画“徐黄异体”特点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30、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陷,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2)明确提出“传神”的重要性。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托画面人物互相关系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情思。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发明“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顾恺之《洛神赋图》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持续画图。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洁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4体现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俱有重要影响。3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性。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都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32、王蒙《青卞隐居图》1元朝“世事多变”导致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2描绘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卞山景象。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构造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发明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33、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导致许多人对前途消极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洁。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34、唐寅的《孟蜀宫伎图》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性,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35、阎立本《步辇图》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增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华。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4)作品具有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