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列举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名称,简述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对工人运动兴起的必然性的分析,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的分析,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人运动兴起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学习,认识工人运动的兴起是为了争取自身的解放;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科学理论。通过学唱国际歌,感受无产阶级的革命气概;通过理解国际歌歌词的深刻含义,初步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机器大生产为资本主义大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只着眼于追求高额利润,他们在拼命扩大生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但没有随着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而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宪章运动在工业革命后初期,工人看到机器使用后,劳动对体力的要求降低了,资本家可以雇用大批妇女和儿童代替成年男工,以压低工资,工人的工作压力加剧了,完全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认为都是机器生产造成的结果,因此,初期的工人斗争,都是以自发的形式,采取破坏厂房、机器的手段,反对资本家的剥削。随着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他们逐步意识到,工人阶级受剥削和压迫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才能争取自身的利益和政治地位。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6年—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人运动。结合“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形势图及相关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4页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国工人阶级在《人民宪章》中提出了什么基本要求?目的是什么?欧洲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工人运动要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工人运动本身也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一些思想家开始探索解决的办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4、105页小字内容,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迹,思考:有了博士学位的马克思和自学成才的恩格斯如果不进行科学理论实践的话,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将会是如何?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的幸福,而放弃了个人的幸福。他们一方面深入研究19世纪人类文化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出示《共产党宣言》书影,简介其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三、巴黎公社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奠定了今天法、德、意三国的雏形。法国后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而德、意则长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普鲁士逐渐发展成为德意志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与法国发生冲突。法国在幕后操控著南德意志诸邦,阻碍德国统一。为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诱使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拿破仑帝国覆灭之后,法国封建王朝复辟。政权几经变换,1851年,拿破仑的侄子发动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