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公输》导学案1语文版课题《公输》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墨子及《墨子》一书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3、学习运用排比、比喻及诱导的说理方式。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运用排比、比喻及诱导的说理方式。使用说明: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故事。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故事。导学过程知识链接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公输盘()械()郢()藉()敝舆()犀兕()()麋鹿()文梓()圉()诎()禽滑厘()鼋鼍()()雉兔鲋鱼()()2、解释加点的字。(1)公输盘不说请说之(2)见公输盘胡不见我于王(3)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然臣之弟子禽滑厘二.展示目标1.导入课题。2.熟悉目标三.探究交流展示1.读文:①老师范读全文;②老师领读,同学跟读;③同学自读,同桌间互相纠正读音;④齐读课文。走近作者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相传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功”“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2.译文:(1)组内互译;(2)分任务到组共译;(3)分组展示。3.质疑:将不懂的词句写在下面课堂小结我的收获和体会解读背景这篇文章的背景可以从文章第一句话看出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很清楚,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四.当堂检测1、解释加点字。(1)子墨子曰(2)愿借子杀之(3)吾义固不杀人(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2、指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1)子墨子九距之。(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3)公输盘诎。(4)公输盘不说。3、翻译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2)宋何罪之有?(3)吾既已言之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