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调查日军在各地所犯的罪行,并上台演示讲解,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造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重点七七事变及其影响、南京大屠杀。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从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行径及如何正确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资料。。由近期日本大地震引入。教师讲解: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蹄从未停止过,由辽河到黑龙江,由东北又踏入了关内。伴随日寇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浪潮风起云涌。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今天我们就走近卢沟桥,去聆听二十九军抗战的呐喊,去与壮士们共同举起杀敌的大刀。播放《救国军歌》,导入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血染卢沟桥1.材料一:P74“事变形势示意图”2.材料二:《卢沟桥歌》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请回答:(1)阅读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3)结合学案,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4)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二、南京大屠杀{图说历史}材料一:图片资料材料二:2002年4月,继去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由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后,文部省再次审定通过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书中,日本美化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慰安妇”问题等,分组后由组长主持进行探究,教师在巡视中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1)第一问要引导学生读透图。结合课本74页第一段,指出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它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门户,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过渡}让我们走进卢沟桥,体会当年二十九军血战的场面。(2)此题简单,可让学生阅读教材3分钟后回答。教师点拨:影响应是两方面即: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3)教师让学生看学案,合作探究回答。(。{过渡}: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蹄并未停止,接着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又进犯南京。制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悲完成列表格: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借口中国守军七七事变教师点拨:如何理解“全面”两个字?卢沟桥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它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最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华民族最终团完全是一本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变天账”。回答:⑴.观看上图,说一说是什么事件?⑵.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批驳右翼学者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材料二反映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⑶.根据材料,你认为日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中日两国应该怎样相处?(4)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一位幸存者说“遗忘屠杀,就是等于第二次被屠杀”)请你小组拟《致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惨的大屠杀。教师可让学生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图说历史}教师指导学生用好课本中的六幅插图,也可以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视频等材料。⑴南京大屠杀⑵第一问让学生看书回答,材料二告诉我们的是:日本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对亚洲对中国的侵略历史,并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传给日本的下一代。(3)提示:正视历史,承认错误,积极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不要忘记历史,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要面对未来,要建立中日互信,要由营造和平平等的中日关系。结起来抗击日寇侵略点拨:学习历史并不是背上历史的包袱。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仇恨心理,要有一种健康的历史观。主要是让学生以“正视历史,认清是非,共创中日邦交正常友好的明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