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年级:初二科目:数学执笔:张何农审核:初二数学备课组内容:1.3平行线的性质(1)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09年月日学习目标1.经历平行线性质的发现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2.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辨别、逆向推理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过程。3.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树立自信,自强,自主感,由此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理。学习难点: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及推理过程。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一)自主预习课本P11---P12,并思考以下问题:1.如图(1)∵∠1______∠2(已知),∴a∥b();(2)∵∠2______∠3(已知),∴a∥b();(3)∵∠2+∠4=______(已知),∴a∥b()。2.任意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再任意画一条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测量同位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你的结论:。3.已知a,b,c,d四条直线如图。(1)图中哪些直线互相平行?哪些直线相交?(2)说出∠α的度数。(二)预习中你有哪些困惑?二、新课学习1.又课前导学2得出平行线性质1,并与平行线判定方法1进行比较。(写出文字语言和几何语言)2.例1: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1=100°,求∠2的度数。变式练习:如图∠1+∠2=180°,∠3=98°,求∠4.3.例2:如图,已知∠1=∠2。若直线b⊥m,则直线a⊥m。请说明理由。变式练习:如图,∠B=∠2,∠F=∠3,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请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A=∠1=∠D的理由。4、随堂练习(1)如图,若a//b,c//d,∠1=72°,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2=108°;B.∠3=72°;C.∠4=108°;D.∠5=72°。(2)如图,直线AB//CD,EF⊥CD,F为垂足,如果∠GEF=30°,那么∠1的度数是。(3).如图,D,E分别是AC,AB上的点。已知∠ADE=60°,∠C=60°,∠AED=40°。(1)DE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求∠B的度数。(4)如图,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1=∠2,试说明∠ADG=∠C。5.归纳小结,充实结构三、学习检测1.如果∠1和∠2是同位角,且∠1==50°,那么∠2为()A.40°;B.50°;C.130°;D.不能确定。2.如图,已知AB//CD,∠A=45°,∠C=75°,那么∠M=。3.如图,直线DE分别交△ABC的边AB,AC于点D,E。若∠1=∠2,则∠3和∠4相等吗?试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CAB=60°,FP//AC,PD⊥AB于点D。求∠FPD的度数。αβ5.如图,一辆汽车在公路AB上由西向东行驶,经两次拐弯后驶上公路CD,驾驶员发现在公路AB和CD上行驶的方向都是正东方向。如果汽车第一次拐弯转过的角度α=44°,则第二次拐弯转过的角度β是多少度?请说明理由。6.如图,直线AB//CD,DE//BC,设∠B=(2x+15)°,∠D=(65-3x)°。(1)请判断∠B与∠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1的度数。7.折叠三角形纸片ABC,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且折痕DE//BC。若∠B=50°,求∠BDF的度数,并说明理由。8*.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时,纸带重叠部分中的∠α等于多少度?9*.将直尺与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角中,写出所有与∠1互余的角,并说明理由。10*.如图,在△ABC中,D,E,F分别在AB,AC,BC上,DE//BC,已知∠A=60°,∠DFB=75°,∠ADE=45°,解答以下问题,并说明理由。(1)试求∠B和∠C的度数;(2)DF与AC是否平行?为什么?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