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散文诗两首》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一、整体感知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二、探究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示例: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荷叶母亲》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姊妹(zǐ)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荫蔽(bì)欹(qī)斜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的思路写作的?示例: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三、思考探究: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先练读,然后美美的读一读读,细细地品一品,可以“我喜欢(段),因为”的句式表达。示例:我喜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示例:我喜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因为这几句话写出了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的痛苦得到安慰,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颂,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