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2)年级八年级审核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方法与过程目标: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环节教学过程个性优化设计导入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统一大陆、民族团结和平解放西藏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满足农民需要土地改革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组织学生完成课本第17页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答案。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设问指导学生阅读,并小结答案问: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是宪法吗?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小结绘制知识线索图作业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建国初的经济状况1、时间:1954年9月2、第一个五年计划2、制定机构:1)目的:3、性质:2)基本任务3)主要成就起止时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