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纪念白求恩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3、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习重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链接】1、题目解说题目“纪念白求恩”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对象—白求恩,“纪念”二字,点明了写作目的。通过题目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纪念他?2、作者名片。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3、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而写的,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在此之前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白求恩同志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这或许就是《纪念白求恩》文章的最初构思,在半个多月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考虑成熟,终于写成这篇意义重大的纪念性文章。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法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翼()派遣()殉职()狭隘()热忱()鄙薄()拈轻怕重()纯粹()极端()5、解释词语(学法指导:参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词语解释。)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见异思迁:鄙薄:【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学法指导:默读课文,在课本上标注段落,勾画每段的中心句。)2、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学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3、主题归纳(学法指导:概述了……赞扬了……)【探究活动三】当堂检测,积累运用(学法指导:熟记生字词,词语解释,听写生字词、词语解释。)翼()派遣()殉职()狭隘()热忱()鄙薄()拈轻怕重()纯粹()极端()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见异思迁:鄙薄:第2课时【探究活动一】品读课文,把握内容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介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入手?(学法指导:反复默读文章开头段落,自己思考,小组讨论。)2、有些人认为,我们国家现在实行市场经济政策,只有金钱和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都是空洞无力的,再来弘扬白求恩精神是不合时宜的。请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纠错。)【探究活动二】跳读课文,学习写法1、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学法指导:默读文章,找出每段哪些句子是记叙,哪些句子是在发表议论。)2、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学法指导: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段落,反复默读。)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白求恩不少的人3、运用对比手法有哪些好处?(学法指导:回顾对比手法的作用,结合课文具体分析。)4、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是侧面介绍白求恩?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仔细体会。)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法指导:从句式的角度来谈。【探究活动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本文叙议结合,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深刻。请自立观点,选取具体事例,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学法指导:独立思考,教师指导,在导学案上完成)【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