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新人教版课题1、使用人编号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纪年方式,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通过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进一步认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丑恶嘴脸。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难点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学法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教法图片、视频展示;导读导议;讲解。板书设计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开国大典—1949、10、1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二、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导入新课《开国大典》多媒体播放视频,问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想具体了解吗?导入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回答问题激发兴趣4’落实课标理解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投放课标内容阅读课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1’解同步探究过程指导自主探究组织展示交流,进行评价展示交流作出评价7’读课标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共同纲领》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北京公元纪年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10、13、历史意义1、指导学生阅读说出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多媒体展示五星红旗、国歌歌词、人民英雄纪念碑图,以及碑文,并分析碑文反映的历史事实。2、引导学生讲一讲开国大典的经过。3、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54、28“的含义。4、解读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阅读说出并记忆看图了解国旗含义、国歌词曲作者分析碑文,了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内外地人”的含义。阅读讲述开国大典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讨论分析:“54”代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8”象征中国革命28年的征程。听讲理解12’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落实课标解答课标二、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意义:多媒体投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1.西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2.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3.根据第5页“活动与探究·2”:毛泽东两边的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文第四页相关史料,并梳理要点,自行总结出教师所设问题的答案。2、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7’藏代表分别是谁?3、左边穿深色袈裟的是阿沛·阿旺晋美,右边穿浅色袈裟的是班禅额尔德尼运用课标指导完成,方法点拨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展示9’反思完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有哪些疑惑?)合作探究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心得5’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