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学习目标】1.掌握方程变形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步骤的探究,体会化归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灵活掌握和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学习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①不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注意给分子添加括号.)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提示: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同时还应注意要用括号前面的数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避免出现漏乘的现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答: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2.计算:(1)2(3x-2)-3(3x+1);(2)4(x-1)-x-2.解:原式=6x-4-9x-3=-3x-7;解:原式=4x-4-x-2x-1=x-5.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阅读教材P88~P8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例:解方程2(x-3)=3(x+2).解:去括号,得2x-6=3x+6,移项,得2x-3x=6+6,合并同类项,得-x=12,系数化为1,得x=-12.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提示:在去分母时要注意方程左右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当分子是多项式时,要添加括号.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范例1:方程4(x-3)=-2(2-x)去掉括号可以变形为(D)A.4x-12=4-2xB.4x-12=-4+xC.4x-12=4+2xD.4x-12=-4+2x范例2:解下列方程:(1)5(x-2)=15;(2)11-2x=-3(x-5).范例3:已知y=1是方程2-(m-y)=2y的解,求关于x的方程m(x-3)-2=m(2x-5)的解.解:把y=1代入,得2-(m-1)=2,2-m+=2,∴m=1,把m=1代入,得(x-3)-2=(2x-5),x-3-2=2x-5,∴x=0.范例1:解方程:1-=-7.思路提示:先去分母,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1.解:去分母,得21-(x-2)=3×2x-7×21,去括号,得21-x+2=6x-147,移项,得-x-6x=-147-21-2,合并同类项,得-7x=-170,系数化为1,得x=24.范例2:解下列方程:(1)+=;(2)=.仿例:要把方程=+中的分母去掉,则方程两边应当同时乘以12,变形后得到的方程为4(x-1)=3(1+x)+6.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利用去括号解方程知识模块二利用去分母解方程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