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综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打算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全年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打算20XX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市委确定的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为先,创新为魂,生态为重,民生为本”的总体布署和“追赶式”发展思路及科学发展的要求20XX年上半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安排及整体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出发点,着力加强农田水利、机耕路、农电线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提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培育扶持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推广良种良法,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力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提升我市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根据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地及时编制、申报了全市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20XX年度我市16个(新增xx县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开发县(市、区)共向省、国家办申报治理并获批复项目总投资33416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3093万元,增长54.3%)。在项目总投资中,申报土地治理项目投资16105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0750万元,增长37.4%,省级财政配套3651.2万元,市级财政配套428.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16.4万元,农民自筹1071万元),增长8.9%;申请产业化项目48个(其中龙头企业5个,合作社项目20个,财政贴息项目23个),投资1671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343万元,增长255%,省级财政配套298万元,企业和农民自筹11480万元,银行贷款4190万元),增长33.9%。在项目安排上,既坚持统筹兼顾又突出和特色。一是在土地治理项目安排上,在坚持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突出第1页共5页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在开发布局上,对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宁都、于都、瑞金、兴国、石城、大余、全南、龙南、xx区等9个县(市、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安排以农田水利、水源工程、节水灌溉配套改造、土地平整为重点、宁都、于都、瑞金、石城被新增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xx县,xx市龙陈灌区改造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对信丰、安远、寻乌、会昌、定南、xx县、南康等7个区域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的开发县(市)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加大对脐橙、加工橙、甜柚这一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项目安排以基地建设急需的机耕路、农电线路、小山塘、小水池、小提灌站、滴水灌溉、梯田埂建设为重点。二是在投资安排上,重点向农田水利、机耕路、农电线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倾斜,投资额占土地治理总投资的85%以上。(二)按时完成了20XX年度项目实施扫尾和竣工验收工作。春节刚过,市办即组织和督促各开发县(市、区)严格按批复的年度项目计划对20XX年度项目进行了实施扫尾工作。从5月下旬至6月底,严格按照验收标准,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反馈”的方式,组织了对15个开发县(市、区)的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验收20XX年度计划项目69个,计划总投资27749.8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41个,计划投资14790.8万元;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10个,计划投资12485万元;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项目18个,计划投资474万元。验收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子项目525个,占计划的100%,其中土地治理子项目497个,占计划的100%;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项目10个,占计划的100%;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项目18个,占计划的100%。验收项目计划资金27749.8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0%,其中验收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4790.8万元,占计划的100%;验收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12959万元,占计划的100%。通过20XX年开发项目的实施,改造中低产田5.92万亩,占计划的100%,完成生态小流域治理面积13.2万亩,占计划的100%。新增灌溉和改善灌溉面积第2页共5页14.55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0.9...